??? 小麥播種出苗后,由于受自然條件和栽培措施的影響,往往會形成各種不正常的異色苗。為便于因苗、對癥管理,現(xiàn)分別介紹如下:
??? 黃葉苗 麥葉黃化的原因:一是土壤干旱。這種情況多發(fā)生于底墑不足或透風跑墑的麥田。其特點是:分蘗出生慢,葉色灰綠,心葉短小,生長緩慢或停滯 (群眾稱之為 “縮心苗”),中下部葉片逐漸變黃干枯,根少而細。管理要點:結合澆水,每畝追施碳銨15千克;二是缺氮。幼苗細弱呈直立狀,分蘗減少,葉片窄短。下部葉片從葉尖開始,逐漸變黃干枯,并向上部葉片發(fā)展。管理要點:每畝用尿素7~8千克,或碳銨20~25千克,或人糞尿600~700千克,在行間溝施或?qū)λ疂彩蝗峭寥腊逵?。由于土壤缺墑少氣,根系伸展困難,致使麥葉黃短,分蘗不能按時出現(xiàn)。管理要點:先及時澆水,再深中耕松土,以破除僵硬層;四是播量過大。其表現(xiàn)是幼苗生長擁擠,相互爭光、爭肥、爭水,植株黃瘦、細弱。管理要點:先抓緊疏苗,特別是地頭、地邊以及田內(nèi)的 “疙瘩苗”,要早疏、狠疏,再結合澆水,追施少量氮、磷速效肥,以彌補土壤養(yǎng)分的過度消耗,促使麥苗由弱轉(zhuǎn)壯;五是蟲害。麥蚜或紅蜘蛛危害,也可導致麥葉發(fā)黃。管理要點:發(fā)現(xiàn)危害,及時用40%氧化樂果1500~2000倍液噴殺。
??? 紅葉苗 形成紅葉苗的原因:一是漬澇。秋苗期雨水過多或麥田低洼.出現(xiàn)漬澇危害,會使葉片變?yōu)榘导t色,嚴重時造成爛根死苗。管理要點:及時開深溝排水除漬,并追施少量速效肥,促苗早發(fā);二是缺磷。麥苗缺磷,根系發(fā)育差,次生根少而弱,葉色暗綠無光澤,葉尖及葉鞘呈紫紅色,植抹瘦小,分蘗期延遲,分蘗數(shù)減少,甚至不分蘗。管理要點:結合劃鋤、松土,每畝用過磷酸鈣20~30千克,在行間溝施或?qū)λ疂彩?,越早效果越好;三是鹽堿危害。鹽堿危害重的地塊,常出現(xiàn)成片的紫紅色的“小老苗”,嚴重時幼苗點片枯死。管理要點:及時劃鋤增溫,破除板結,抑制返鹽,并適時追施冬肥,促進發(fā)棵壯苗。翌春小麥起身時,結合追肥,灌水壓鹽;四是受凍。在冬季,氣溫突然降到0℃以下時,麥苗受凍也會使葉片發(fā)紅。管理要點:結合劃鋤和壅土圍根,每畝撒施草木灰75~100千克,必要時,在小麥進入越冬期后.順壟撤施一層“暖溝糞”,以護苗安全越冬。
??? 黃白苗 麥苗缺鋅時,發(fā)生小葉病,葉緣扭曲或皺縮,葉脈兩側(cè)由綠變黃直至發(fā)白,邊緣出現(xiàn)黃、白、綠相間的條紋帶,形成 “黃白苗”。管理要點:每畝用硫酸鋅1千克,對細干土或有機肥15~20千克,開溝施于行間,越早效果越好,或者用0.1%~0.2%硫酸鋅溶液葉面噴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