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 “在部隊好好表現(xiàn),家里都挺好的,別掛念。 ”6月24日,夏津縣白馬湖鎮(zhèn)九營村的任玉俊接到在濟南軍區(qū)某部服役的兒子郭昌寧打來的電話,故作輕松地寬慰兒子。其實當天,60歲的任玉俊用電動三輪車拉了兩位老人來縣城看?。?8歲的婆婆患有膽囊炎、78歲的母親患有高血壓。為了讓兒子在部隊安心服役,類似這樣的“謊言”她自己也不知說了多少次。
??? 2006年,郭昌寧中專畢業(yè)。雖然上有3個姐姐,可是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,他就是任玉俊老兩口的“心尖子”。就在全家人都盼著郭昌寧成家立業(yè)當頂梁柱時,任玉俊做了一個鄉(xiāng)親們都不理解的決定:送子參軍。 “兒子參軍保家衛(wèi)國,在部隊上也是一種鍛煉,總比拴在自己身邊強。 ”任玉俊這樣解釋。
??? 其實,兒子參軍,最放心不下的還是任玉俊。性格開朗、看似大大咧咧的她告訴記者,沒人時一想起兒子就會掉眼淚。2007年“五一”假期,想兒子想得不行,自己冒雨趕到車站,經(jīng)臨清、聊城兩次倒車,趕到兒子服役的河南信陽,而一整天的奔波換來的只是半個小時的會面。
??? 兒子服役后,家里的重擔也落在任玉俊老兩口身上,她一身兼三職:擔任著村里小學的教師,和老伴種著20多畝地,還有年邁的婆婆需要伺候。她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床,晚上要11點半才能睡覺,每天忙得像個陀螺。有人說她傻:“就一個兒子,養(yǎng)大了送到部隊,一點光也沾不上。 ”至今,任玉俊說自己從未后悔過:“孩子在部隊干的是大事,當母親的苦點累點也得支持。 ”
??? 2012年,有著38年教齡的任玉俊退休了,也就在當年,正在服兵役的郭昌寧結婚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。 2014年,孫女出生后,她從老家搬到縣城兒子的家,替兒子帶孩子。 3年來,為了讓兒子安心服役,她視兒媳為己出,婆媳從來沒有紅過臉。
??? 2008年汶川地震,郭昌寧在震后第 3天就隨部隊從河南進駐成都,參加抗震救災工作,一去就是8個月。作為最后一批從災區(qū)撤出的軍人,還沒來得及休整,就面臨著赴蘇丹維和的任務。當時兒子有點猶豫,和母親商量,任玉俊堅定地告訴兒子:“去吧!這是為國爭光的事。家里別掛念,娘等你回來給你慶功。”有了“主心骨”,郭昌寧在蘇丹8個月的時間里,表現(xiàn)優(yōu)秀,被聯(lián)合國授予“和平天使”獎章。
??? 當兵9年的郭昌寧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三級士官,連年被所在部隊授予優(yōu)秀士官稱號?!醣緢笥浾?張睿 本報通訊員 董玉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