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報記者王岳琪本報通訊員朱銘娟
邵洪兵為村民測量體溫
3月22日早上5點30分,很多居民還在睡夢中,晏城街道北郭村黨支部書記邵洪兵就已經(jīng)在北郭家園小區(qū)門口上崗執(zhí)勤了。當天我縣開始第二輪核酸檢測,期間實行小區(qū)封控,邵洪兵帶領(lǐng)北郭村黨員干部在小區(qū)各出口嚴格把守,確保核酸檢測不漏一人。
作為村黨支部書記,邵洪兵發(fā)揮黨員“領(lǐng)頭雁”作用,帶領(lǐng)北郭村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嚴防死守,全力保障群眾健康安全,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。
3月10日,正在醫(yī)院陪護85歲父親的邵洪兵提前讓父親出了院,自己則返回崗位投入疫情防控工作。
北郭村拆遷后入住的北郭家園共有500戶3000余人,邵洪兵第一時間對小區(qū)人員情況進行了摸底調(diào)查,并對小區(qū)所有進出通道、居民樓道、沿街商鋪每天進行兩次消殺。
連日來,村干部及志愿者24小時輪流值守在小區(qū)門口,對進入小區(qū)的人員嚴格進行“三看一測一登記”。邵洪兵更是20個小時盯靠在一線,深夜12點執(zhí)勤人員交接班,他就盯到凌晨1點,把上一班次的值守情況詳細囑咐給下一班人員,才放心離開。盡管回到家后腰酸背痛,但僅僅休息四個小時,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。小區(qū)的黨員干部都說:“在這種時候,邵書記就是一面旗幟,他站在那里,我們干勁就更足了,再苦再累也不怕?!?/p>
“邵書記,我們還要隔離幾天?”“邵書記,隔離期間家里斷糧了怎么辦?”近段時間邵洪兵每天都會接到這樣的電話。村里幾戶居民被隔離后心理負擔較重,邵洪兵的電話就成了他們的心理疏導熱線,不管再忙再晚,邵洪兵都會認真接聽并想方設(shè)法讓其寬心,短的三五分鐘,長的一打就是半個小時,有戶村民被隔離后焦慮不安,一天給邵洪兵打了20個電話,每一個電話他都是第一時間接聽并耐心回答。
3月19日,我縣組織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,邵洪兵和村里全體黨員干部全天值守在核酸采集點。正趕上寒潮天氣,邵洪兵看大家在寒風中忙碌了一天,便自掏腰包給大家買了熱飯熱菜。為確保核酸檢測不漏一人,他們挨家挨戶敲門排查一直到深夜?!搬t(yī)護人員比我們辛苦好幾倍,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偷懶?”邵洪兵常常這樣激勵大家,村民被他們的行為感動,有些腿腳不便的老人寧可讓子女攙扶著下樓作核酸檢測,也不愿麻煩工作人員上門服務(wù)。
“身為黨支部書記,我的責任就是守護好我面前的這座家園,我相信,只要每名防疫戰(zhàn)士都能堅守住自己的陣地,我們的城市一定會安全。”邵洪兵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