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光青向資助的學生了解生活和學習情況
“張光青天生有一種悲憫情懷,見不得苦難,尤其是見不得遭受苦難的孩子,在周邊只要有誰需要資助,他就毫不遲疑地付諸行動。張老師多年的愛心助學,在校園內(nèi)外沒有不說好的。 ”6月17日,潘店鎮(zhèn)教育辦公室主任杜祥軍對記者說。
今年50歲的張光青,1983年擔任民辦教師,后來通過考取師范學校轉(zhuǎn)為正式的人民教師,畢業(yè)后在潘店鎮(zhèn)任教。因工作需要,調(diào)入鎮(zhèn)教育辦公室,負責全鎮(zhèn)校園的綠化美化工作,后來又到潘店鎮(zhèn)中心小學管后勤,兩年前雅園小學交付使用,他來到了該校后勤上班。
任教之初,張光青發(fā)現(xiàn)家庭困難的學生,就買些學習用品資助他們,那時教師工資低,他自己有兩個孩子,妻子沒有工作,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。
張光青的大額資助是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開始的。當年的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張光青非常關(guān)注災情,通過媒體報道,他知道很多孩子成為孤兒,失去了父母和家園,失去了學校,失去了老師。作為教師的他,當即決定拿出自己的3萬元積蓄購買學習用品,租車到汶川,向那些孩子們伸出援助之手。正當他即將付諸行動之際,年邁的父親因腦出血住進了醫(yī)院,數(shù)月后離世。
去汶川的計劃落空,但那3萬元錢一直未動。于是他就想到,把這些錢用在本地的教育上。那時,他的工資每月1000多元,3萬元錢接近兩年的工資,這不是個小數(shù)目。
張光青那時在魏臺子小學上班,這是潘店鎮(zhèn)最南端的學校,學校東邊的南北公路常年失修,坑坑洼洼,從北邊來上學的孩子很不方便,他決計用這些錢買沙子石灰水泥石子修公路。周圍幾個村的村民聽說了,紛紛主動出義務(wù)工,使這條通往國道309的坑洼不平路變成了坦途,孩子們雨雪天氣上學再也不用犯愁了。這件事過去多年了,人們回憶起來,仍覺得張光青的行動是一個壯舉,覺得這位老師很不一般。
第二年5月,張光青通過收看縣電視臺新聞節(jié)目,得知縣婦聯(lián)發(fā)布了春蕾計劃通知。他從80多里地之外的鄉(xiāng)村學校,騎自行車到了縣婦聯(lián),要求捐助2000元。別人都是捐助200到300元,資助一個學生,他一下子提出要捐助10個學生。他還建議,對特別困難的學生可以多捐助一些。自此,每年的春蕾救助行動他都積極參與,有時2000元,有時3000元,八年來捐款20000多元。
不僅如此,張光青還資助了他身邊的一些家庭困難學生。2015年3月,他聽說雅園小學吳紅軍的爸爸患白血病,家人很焦急,四處籌錢,張光青一次捐助2000元。去年9月,潘店鎮(zhèn)中學初三學生張騰的爸爸被瘋狗咬傷身亡,孩子的爸爸干買賣經(jīng)營不善,欠了一些外債,嚴重影響了張騰的學習情緒。張光青得知后,當即資助給張騰的家庭2000元,今年年初,又資助張騰本人2000元,解決他學習上的后顧之憂?!斑@孩子今年中考,今后他上高中讀大學的費用就是我的事了。 ”張光青對記者說。
張光青對學校也是慷慨解囊。教學樓內(nèi)的花盆每年免不了有損壞的,花木也有死的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就及時更新,而且都是自掏腰包,這筆資金每年至少也得上千元?!肮馇嗬蠋煂W生對老師對學校做到這個份上,談?wù)撈饋頉]有不感動的。等學校資金寬裕了,我們不能再讓光青老師自費綠化了。 ”該校校長陳成新對記者說。
“這些年來,我從教育辦公室到學校,多半從事后勤服務(wù)工作,心里總覺得比前勤老師壓力小,付出少。作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,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必須加倍付出,多獻愛心,不能讓人說我白拿工資。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我下半生的事業(yè),我要將愛心資助持續(xù)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 ”張光青堅定地說。
記者 姜廣富 通訊員 魏保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