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光明焱
習近平在《之江新語》中有精到論述,“各級領導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,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,努力在求深、求實、求細、求準、求效上下功夫”。
“深、實、細、準、效”,短短五個字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方法論意義。 “深”,就是要深入群眾,深入基層,到田間地頭去聽民聲、察民情、解民憂?!皩崱保褪亲黠L要實,輕車簡從,真正做到聽實話、摸實情、辦實事?!凹殹保褪且J真聽取各方面意見,掌握全面情況。 “準”,就是要善于分析矛盾、發(fā)現問題,透過現象看本質,把握規(guī)律性的東西。“效”,就是要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辦法,做到出實招,見實效。
調研務求“深、實、細、準、效”,這既是確保調研不流于形式、不浮于表面的客觀要求,同時也是我們立足新時代、開拓新局面、開辟新境界的前提條件。扎實做好調查研究是推進改革發(fā)展穩(wěn)定各項事業(yè)的“先手棋”,只有以嚴謹務實、細致精準的工作狀態(tài)和要求推進調查研究,才能為科學決策部署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當前,我國發(fā)展正處在新的歷史方位,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,各個領域相比過去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新情況新問題還在不斷出現,這對我們的工作理念、工作方式、體制機制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(zhàn),這也是當前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時代背景。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、世界多極化、文化多樣化、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(fā)展,以及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與傳統社會的深度融合,種種不斷顯現的新情況、新問題都迫切需要我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,找到掌握情況、化解矛盾、解決問題的對策方案。
堅持“深、實、細、準、效”的調研要求,就是要求全體黨員要從我們正在做和將要做的實際工作出發(fā),把情況摸清楚,把群眾所思所盼摸清楚,堅決摒棄“蜻蜓點水”式調研、“欽差”式調研、“被調研”、“嫌貧愛富”式調研,真正拜人民為師、向人民學習,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、出實招、辦實事、求實效上。